12380网上举报 海南省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管理系统
首页 理论前沿 评论员文章

半月谈评论员:你在网上关注了多少“高管”“大师”?小心虚假人设

日期: 来源:半月谈 分享到:

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记者发现,在一些网络自媒体账号的身份介绍中,经常出现“国家某某活动评审”“某某模式创始人”“世界500强背后的培训师”“骨灰级婚姻拯救师”等头衔,让人真假难辨。而实际上,你以为的“行业精英”可能是新媒体运营实习生扮演的,“名校学霸”可能是社会无业人士的假身份,“名家名师”可能是网络营销员,一些打着“某某企业总裁”“中国管理科学院高级国学讲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委会副会长”等名号的人,要么在该机构内查无此人,要么就是机构根本不存在,或存在违规行为被国家相关部门撤销了登记。

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某知名网红李某凭借“投资天才”人设吸引了众多粉丝,被打假人揭露其为虚假身份;自称“从县城中专逆袭留学伦敦”的梁某被海外高校“打假”,其相关账号遭封禁;无业男子张某以“清华学霸”为人设吸引数百万粉丝,大量售卖假冒伪劣的清华大学文创产品,被公安部门查获……一些精心打造的虚拟人设活跃网络,通过引流赚得“盆满钵满”,所获巨大经济利益背后,不仅损害了公众利益,更搅浑了网络生态。

网络平台上的“假大师”“伪高管”们,打的通常是“涨粉-带货-变现”的算盘。

翻看这些账号,有的粉丝量甚至达到数百万至上千万级别,发布的视频内容经过精心设计,有文案、有剧本,视频下面往往还紧跟不少对其进行追捧的留言。待“养号”成熟后,一条引流变现的产业链条就浮出水面,这些“假大师”“伪高管”转至网络社交平台上销售课程、引入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在线上投资平台教大家如何“赚快钱”等,利用粉丝的信任和崇拜轻松赚钱。此外,通常有专人在各平台变着花样地注册运营多个账号,一旦某个账号“养废”了,就再“养”别的账号。

更有甚者,通过立虚假人设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或实施诈骗,比如短视频主播刘某虚构“高知富豪人士”形象后以“银行卡因违规操作被冻结,但有‘价值一亿元的地皮’在银行抵押”为由诱使其粉丝多次转账打赏,累计骗取300余万元。记者在网络投诉平台上以“情感咨询”为关键词检索,就有2400余条投诉被骗内容,消费者反映的受骗金额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网络平台上的虚假人设账号不仅存在虚假宣传、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影响正常网络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其影响还传导至线下,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信任,污染社会风气。

网络自媒体账号的身份设定不能成为互联网治理的“真空地带”,任由一些人肆意妄为。近年来,我国网信部门持续推出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的专项行动,网络虚假人设现象得到初步治理,但仍有不少虚假人设账号频繁冒出。

作为“守门人”,网络平台要承担起主体责任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把好几道关:“加强用户资质审核”是第一关口,不能任由无法查证也无法提供可信证明的头衔“蒙混过关”;还要严守“加强对入驻账号的内容审核”这第二道关,对虚假内容采取不同风险等级的监管措施;强有力的惩治手段是保障,要对违法违规的账号予以封禁账号等处罚。

虚假的人设早晚会“塌房”,广大网民也要提高防范意识,留意那些看似贴心为你讲解的“大师”“高人”,他们也许正盯着你的钱袋子,准备割“韭菜”。相关部门要强化联动协调工作机制,通过完善举报机制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共同治理,严厉打击实施网络诈骗的行为。只有守护住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让网络环境真正清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