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80网上举报 海南省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管理系统
首页 他山之石

江苏无锡:以国际视野构建人才制度体系

日期: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分享到:


江苏无锡以国际视野构建人才制度体系

产才融合焕颜“太湖明珠”


编者按

蓝图已绘,征程新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基层组织人社部门正以高昂的热情和干劲,奋发前行,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本报近日派出多名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进党员干部群众中,采撷基层组织人社部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和鲜活经验,生动展现新时代组织人社工作的新气象新作为,敬请关注。

新年伊始,无锡市晋级“万亿俱乐部”的消息刷屏媒体朋友圈。

仅三年前,这个老牌工商业城市还被外界“看衰”:太湖蓝藻事件后,关停企业2600多家,2014年GDP与上年相比名义增速仅1.67%。

急速,刹车,再加速。进入新时代,无锡用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告诉世界:视野有多宽,站位有多高,潜力就有多大。

负重爬坡,无锡眺望未来,实施创新驱动和产业强市战略,布局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放眼国际,无锡提高站位,敲出“产才融合”关键词。“产业强市本质就是人才强市,无锡要建设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在多个场合表示。

更加积极开放

把“不可能”变为“不,可能”

十九大闭幕后,无锡紧接着开展了两项大型招才引智活动:百企千才高校行、海外双招双引。

说起不久前的美国招才引智之行,作为带队人的无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英十分兴奋。“在波士顿,一个会议室不够用,又开了一个会议室……”因为临近圣诞节,她一开始有些担心参加推介会的人不会太多。

但真正令周英兴奋的是,此行收获“与以往不同”:开启了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三轮战略合作,实现了与硅谷国际孵化器深度对接,与美国专业的工程师协会达成合作。

“不是仅仅聚焦招引一个个人才,而是与国际一流大学、一流科技机构、一流人才社团谈合作。”周英表示,这是无锡人才政策对“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有力贯彻。

此次海外行,由5家上市公司、8家国有企业、23家民营企业组成的“企业方阵”引人注目。“实施‘走出去’战略,更重要的是加强人才与产业、与企业的国际合作与互动。”周英解释。

从改革开放之初引进星期天工程师,到本世纪初实施海外领军人才专项计划,无锡人才政策一直走在“全国率先”之列。转型阵痛再次倒逼无锡思考: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引擎在哪?无锡把目光回聚“家底”:24万家民企和流淌着创新创业基因的企业家们。

“党委政府更多地从‘台前’走向‘幕后’,把桥梁搭好,让企业唱戏。”这个转变在2017年出台“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中突出体现:在江苏省首创实施引才用才主体跟奖跟补特别支持计划。对引才用才绩效显著的主体,经评审认定,按一定比例给予跟奖跟补,这一比例上不封顶,没有比例和额度限制。

人才强企的大力推进,撬动了企业引才聚才积极性,更多的“不可能”正在变为“不,可能”。目前,无锡已有11位诺奖得主、27位外国院士与民营企业牵手合作,有7位诺奖得主拿出真金白银入股合作。

位于江阴高新区的贝瑞森公司,正全力打造“贻贝粘蛋白”生物修复材料的“中国品牌”。“十九大报告让我们看到健康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将瞄准世界生物医药科技前沿,引领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鄂青说。

他的底气来自于公司拥有一支诺贝尔奖得主塞缪森加盟的国内外顶尖级专家团队。公司还牵头在瑞典设立了中瑞创新中心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成功引进瑞典玛利亚院士,其生物吸附材料项目等5个项目已经孵化或产业化。

从麻绳、钢绳到光绳,从曾经的乡镇小厂到国内居首、跻身全球前三的金属材料生产企业,法尔胜泓昇集团每次飞跃靠的都是人才创新。集团创造了无锡企业引才史上引进第一个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教授等“五个第一”。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刘印信心满怀地说:“去年集团销售收入达到340亿元!现在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在国际,公司下一步的人才战略将更为开放,集聚全球最为顶尖的行业人才。”

精准发力

“蚂蚁军团”也能成为生力军

“我们想做机器人铆钉,你们能为我们设计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吗?”最近,在惠山区,一家本地铆钉制造企业找到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开出订单。

像这样的“私人定制”项目,研究院在2017年累计接了50余项,合同经费达3000多万元,帮助地方企业增加产值5亿元以上。

作为产才精准融合的典型,惠山区布局“一镇一院一产业”,“蚂蚁军团成为生力军”的故事,被津津乐道。

惠山区是无锡的传统工业强区,工业企业数量达万余家,密集度高但规模普遍偏小。“小企业去高校找专家,常常连人家的门都摸不到、进不了。区政府与高校院所共建产业研究院,等于把高校院所的智力资源搬到了企业的‘家门口’。”数千家企业因此“峰回路转”,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近五年增长四倍,惠山制造悄然向惠山智造转变。

无锡科教资源匮乏,而今这一传统认知被刷新:仅滨湖区就集聚科研院所36家,其中省部属院所19家。这些研究院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带动了派克新材料、永瀚特种合金等一批企业参与到航空航天、国产大飞机研发等领域,“院所经济”的入库税收年均增长率达24.1%,成为区域发展新亮点。

“人才工作怎么有效发力?关键在因地制宜、政策精准。”无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林茂松介绍,循着这一条思路,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分别走出了不同的人才强区之路。

在新吴区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G10号楼3层,品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薛国赟拿出一迭“海澜之家”订制的标签,向记者展示:“这些标签置入了传感智能芯片,通过这些标签,可以感应统计衣服进出仓数量,测出一件衣服被试穿的次数。”公司目前正在研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洗衣机、冰箱等产品中,“未来我们的生活将充满物联网元素。”

无锡是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轫之地,新吴区成为物联网产业重镇,即源于精准引进国际物联网标准架构者刘海涛。在他的带动发展下,无锡已形成年产值2000多亿元的产业集群。新吴区对接承办世界物联网大会,打造的鸿山物联网小镇被誉为“浓缩版的未来”。

记者采访获悉,无锡正在描绘一幅聚焦精准引才的产业人才地图,无锡“人才云”大数据平台已建立78万条人才基础数据,智能制造、物联网、环保等产业人才地图已经上线运行,企业人才需求将实现一键查询。

各区(市)则准备在精准聚才机制上推陈出新。新吴区在酝酿“飞凤人才计划”3.0版,政策设计上将更加注重实效、分层精细和全面覆盖;惠山区规划建立20-30个产业联盟,扩大产学研用无缝对接平台的“朋友圈”;拥有47家上市公司的江阴市正谋划更为精准的人才服务;宜兴市因紫砂陶都特色则聚力培育本地乡土人才……

优化生态

让“软环境”成为新吸引点

在无锡的西南边,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矗立太湖之滨,世界最快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静卧其中。她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在天气气候、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重要领域提供应用服务。平台上活跃着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青年研发人才。

“无锡近年来对高新科技产业的持续投入与支持,以及无锡美丽的环境、舒适的生活、便利的交通,是我和团队选择这里的重要因素。”超算中心主任助理甘霖说。2016年,他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后,安家无锡。

从中心出门,沿着美丽的太湖湖岸线十八湾、十里明珠堤而行,就到了灵山胜境。这里是无锡近年“大热”的文旅之地。灵山拈花湾禅意小镇,唐风宋韵,古朴典雅,处处散发着创意和文化的气息。她由本地文旅产业人才吴国平领衔建设,凝结了300多名建筑、设计、绘画等领域顶尖专家的创新智慧,是产才融合的又一代表作。

“美丽的环境适合从事高强度科研工作的人。”甘霖相信,“环境优势”会为无锡吸引来一批相关领域的顶尖人才。

“在优惠政策、硬件设施趋同的今天,人才制度的竞争力落点在优化服务、完善配套,提高人才对发展环境的认可度。”无锡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沈晓萍介绍,2018年是无锡市的“人才环境提升年”。

1月30日,室外天寒地冻,无锡希沃创业咖啡厅里一片火热,这里正在举办“创投无锡”专场活动。“原本请了80家投资机构和40家企业,没想到最后来了200多人,只能不停加座。”无锡市金融办主任助理张泓骏介绍,像这样受欢迎的人才科技金融路演活动今后将在无锡月月举办。

“除了自然生态环境,金融支撑环境也是人才极为看重的‘软环境’。”据介绍,无锡下一步将在信贷支持、股权融资、项目对接等方面加大力度,出台“人才投”实施操作办法并组织实施,完善“投保贷”一体的人才金融服务体系。

对于人才最急迫的“子女入学、医疗健康”需求,无锡市已经出台专项服务实施办法。今后,人才公共服务还将从“一站式”升级为“一键式”,人才通过按键实现网上办事,更为便捷地享受各类服务。

踏遍千山万水,永不懈怠,永不停歇。无锡,这一颗“太湖明珠”正以“敢创人先”的精神,整装重发,再绽夺目华彩。(记者:黄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