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先锋网 专题荟萃 组织部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要闻动态

海口市龙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日期: 来源:海口市龙华区委组织部 分享到: 点击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海口市龙华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对标一流,坚持雷厉风行,坚持狠抓落实,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上争当排头兵,为龙华加快建设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夯实基础。

  一、坚持党的领导,在完善基层治理机制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我们将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严密组织体系,强化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一是推动赋权扩能。推进扩权强区改革落地落实,深化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依法赋予镇(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强化其对涉及本区域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参与权和建议权,健全与职责相适应的考评体系,持续抓好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负,推动镇(街道)党(工)委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二是织密组织体系。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轴心”作用,建立“街道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治理体系,将基层党建从基层社区延伸到小区、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切实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是优化管理机制。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原则,在全区6个街道、78个社区全面推行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充分发挥兼职委员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城市各领域党组织开放融合、互联互动,共同解决问题。

  二、加强队伍建设,在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们将针对疫情防控实际和补齐基层治理短板需要,持续做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沉,壮大基层干部队伍力量。一是推动力量下沉。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下沉工作制度,推行机关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常态化组织机关单位863名党员干部支援社区一线,有效充实基层治理工作力量。严格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健全年轻干部上下交流常态化机制,充分运用镇、村(社区)换届“回头看”成果,及时调整撤换不胜任不称职的干部,激活基层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二是激发基层活力。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建立“三岗十八级”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积极拓宽来源渠道,注重从社会组织、高校毕业生中选聘社区工作者,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选任聘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考核激励机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建强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三是建立奖励机制。制定《龙华区激励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办法(试行)》,将村干部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挂钩,让干得好村干部的得到激励,干不好的村干部查找差距,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参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引导社会参与,在增强基层治理合力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我们将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共治机制,形成基层治理合力。一是凝聚“多边协商”合力。深化“直通联办”改革成果,建立完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社区党组织牵头,以居委会为主体,物业公司、业委会、相关职能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多边协商”机制,全面推广“小区议事堂”模式,建立健全组织推动、定期调度,以及协商成果的“采纳、落实、监督、反馈”机制,将小区居民投诉的问题和反映的情况纳入议事工作平台协商解决,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形成社区治理合力。二是凝聚“红色物业”合力。制定并落实《龙华区关于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二十条工作措施》,着力打造华润悦府小区等“红色物业”示范点。大力推进小区物业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亮牌”上岗,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亮身份、践承诺、当表率。三是凝聚“新就业群体”合力。设立全省首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暖“新”关爱资金,建立健全对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直播等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机制。创新打造复兴城城市党建联盟、“益企同行”党建联盟等载体平台,组织开展街道社区、产业园区与外卖、快递物流站、直播平台结对共建等活动。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熟悉社区楼宇的优势,引导新就业群体积极融入小区治理,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

  四、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我们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创新服务群众方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是推进服务“精准化”。摸清群众需求、整合辖区资源,完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以“党建+项目化”管理模式,实施“特殊群体敲门服务”“微心愿认领”“民生微实事”等项目,让服务更精准、更有温度。二是推进服务“便民化”。把党群服务中心与各类民生服务项目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整合政务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物业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等场地,创新推行“预约制”“信用制”“时间银行”等服务机制,扩大基层政务服务事项通办范围,进一步将政务服务事项下放至所有村(社区),实现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到便利服务,真正形成“15分钟党群服务圈”。三是推进服务“信息化”。大力推进网格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做实网格化管理,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打破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四是推进服务“社会化”。聚焦“一老一小”等服务需求,做好街道社工站建设,支持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的社会组织优先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服务项目,引领各类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