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先锋网 专题荟萃 党建引领海南自贸港 基层动态

三亚吉阳大社区 :党建“一张网” 服务叫得响

日期: 来源:三亚日报 分享到: 点击量:


吉阳大社区

党建“一张网” 服务叫得响


  吉阳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办公楼。

  吉阳大社区党史读书角。

  吉阳大社区创新设置“微心愿”墙。

  吉阳大社区文化长廊。

  吉阳大社区内的少儿读书阅览室。

  核心提示

  抓住小切口,对群众“胃口”;清单列实,实事还要“做”实;聚力聚焦重点任务办实事,争当冲锋手、领头羊;创建“520”党建品牌、拓宽“党建+”新内涵;“131”工作法让基层党建“实”起来……吉阳大社区编织的“党建+基层治理”一张网,将整个辖区资源联结起来,用“一张网”连接千家万户,形成共建优势和辐射带动效应,提升整个区域治理水平,群众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

  1 从最困难的问题着手

  “520”让基层党建“活”起来

  群众遇到麻烦事,不用专门跑一趟,也不用层层上报,只要写下自己想要解决的困难,出门遛个弯的功夫,将“诉求”递交到吉阳大社区便能迅速得到回应。解决得好不好、满不满意在大社区也都有公示;

  利用电子信息栏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帮助农民解决就业问题;

  创新设置“微心愿”墙,发动辖区企业、爱心人士、朋友圈认领困境儿童“微心愿”……

  “520”谐音“我爱你”。吉阳大社区党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延伸“520”内涵,创建党建“520”品牌,建立“5”项任务清单,发挥“2”个作用,“0”距离为群众办实事,拓宽“党建+”内涵,打造特色党建品牌,让便民、高效的服务惠及辖区更多群众。

  “以前,个人申请低保,要先向村委会提交申请初审,再到区民政局审核,然后再由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到现场复核,全部流程走完得半个月左右。吉阳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个人向村委会提交申请,再由吉阳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审核即可,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时间压缩至一周。”吉阳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吉阳大社区党委重视党建带群建促社建,带领工作人员和辖区村(社区)“两委”班子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力解决群众“最急最愁最难”问题。

  建立“5”项任务清单。从推进乡村振兴、整治人居环境、强化社会治理、落实生活保障、建设精神文明五个方面着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党员、群众双向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发挥“2”个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和社会力量推动作用;构建以吉阳大社区党委为引领,社工、社会组织人才协同的治理格局,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为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0”距离为群众办实事。吉阳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自2020年12月2日揭牌成立以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问题,推行工作日错时、延时服务和周末预约服务,为群众提供365天全天候便民服务,全面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吉阳大社区党委书记邱笑清说,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所办的实事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合拍”,让办出的效果对群众“胃口”,抓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带一片,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2 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

  “131”工作法让基层党建“实”起来

  为群众办实事,把实事清单“列”实,只是第一步,吉阳大社区党员干部还扑下身子把具体实事“做”实,用实际行动、实际努力和实际效果体现“党建一张网”的凝聚力。

  以“一刻钟,便民服务送上门”为理念,开启“跑腿式”服务模式的“15分钟党群便民服务圈”,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为社区居民送上舒心便捷的服务,实现居民“零跑腿”,服务“送到家”。

  继创建“520”党建品牌之后,吉阳大社区还专门制定了“131”工作法,即建立“1”个三社联动协调机制,完善基础体系建设,撬动更多社区公益资源参与;凝聚“3”方力量参与(集中社区党员队伍力量、联合社区服务机构力量、发动社区居民群众力量);开展“1”系列“爱满家园”主题活动,凝聚城市“微治理”,整合辖区“朋友圈”资源,激发社区“伙伴”活力,与亚龙湾市场监管所和圣巴厘医院等建立党建共联共建基地,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格局,不断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

  吉阳大社区属于城乡接合部,服务龙坡、干沟、新村、中廖、大茅5个村(社区),常住人口6万人,辖区内有小区、楼宇、企业、医院、学校等业态。在原有“朋友圈”的基础上,吉阳大社区吸纳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吉阳分局亚龙湾市场监督管理所支部、海南圣巴厘康复疗养有限公司党支部两个新成员。

  “大家都是幸福社区的‘合伙人’,下一步要努力当好社区建设‘伙伴’,结合社区实际,创新活动形式,共建美好社区。”亚龙湾市场监督管理所党支部书记苏良军说。

  “与辖区内2家共建单位负责人签署合作协议只是开始……”吉阳大社区党委书记邱笑清说,吉阳区大社区党建“朋友圈”还会不断扩大,真正让辖区内的党支部“建家”、党员“回家”、阵地“安家”,不断提升党员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基层社会治理探索新路径。

 3 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

  精准服务让基层党建“立”起来

  因时而变、因需而为,契合技术进步、时代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对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吉阳大社区的“亮点”。

  “红色精神”文化长廊,利用LED屏和电子横幅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口号,飘着“墨香”的吉阳大社区更像是文艺青年热爱的“打卡地”。

  党建文化墙、党建教育展示区、党建工作服务区、党群交流活动区,可以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党性锤炼、活动议事、学习教育及文化娱乐等开放式服务。

  在这里,党员群众可以了解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还可以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里尽情阅读。

  红色电影院、心理咨询室……通过“有趣、有智、有品”的活动,成为市民、游客必到的“打卡地”。

  吉阳大社区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念好“四字诀”,亮出合璧剑。时时处处把“我”摆进去、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回答好“谁来办”的问题,“办实事”就会更有推动力、执行力。

  突出“学”字为先。“线上”学:在微信公众号设立党史学习板块,推送“百年党史天天读”153期、“党史人物系列”39位、“琼崖党史人物系列”76位,引导广大党员“随手学”“随时学”;以“一句话”快问快答的快闪形式,组织辖区村、社区党员干部学党史,这种新颖、灵动、有趣的学习形式,深受广大党员干部欢迎。

  “线下”学:编印《党史应知应会手册》,做到人手一份;党委委员带头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创建“党史小课堂”,每周组织安排1名党员上讲台讲党史;以领学、读书会、心得交流等形式组织学习;举办党史知识竞赛,以赛促学,寓赛于乐。

  突出“宣”字当头。开设党史读书角,制作建党100周年户外宣传小品和宣传橱窗,方便党员干部群众借阅党史书籍。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充分运用新闻报道、新媒体作品等多种形式,深度宣传。

  突出“活”字贯穿。组织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红沙欧家园西沙海战烈士陵园、梅山革命烈士陵园瞻仰参观,现场体验学习,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史学习现场的“教室”、鲜活的“教材”、灵动的“老师”。吉阳大社区还通过慰问困难家庭、技能培训、综合义诊、协调就业岗位、煤气瓶以旧换新等形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群服务活动40余场,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40余件,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

  突出“实”字立本。创建“520党建”和“131工作法”两个自主品牌,打造“爱满家园幸福社区”。联合6家社会组织机构,以“老、少、弱”等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入户探访建档案、‘五防’教育进校区、共建对子促帮扶”等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最急最愁最难”问题,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有形转化,大大提升了辖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吉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吉阳大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以点促片、以片带面,放大党建红色辐射效应,通过组织融合一起抓,工作整合一起推,服务聚合一起上,把资源统起来,不断扩大大社区的覆盖面;把标准立起来,把服务沉下去,把吉阳大社区真正建在党员群众的“心坎上”。(杨洋)

  本版图片均由 王康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