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80网上举报 海南省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管理系统
首页 人才 人才动态

三亚积极构建立体式“候鸟”人才工作新格局

日期: 来源:海南日报 分享到:

QQ锟斤拷图20170417194255.jpg

4月13日,三亚市召开“候鸟型”人才座谈会。


  每年冬春季节,天际中翩翩翱翔的白鹭是三亚给人们留下的美丽印象。然而,在这座城市里,还有一类特殊的“群体”,因为冬来夏返,人们形象地称他们为“候鸟”。据不完全统计,三亚“候鸟型”人才已达近万人,他们已成为鹿城独特而珍贵的人才资源宝库。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引才聚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环境。摸清底数、建立平台、供需对接,充分发挥‘候鸟’人才作用。”“候鸟”人才如何发挥余热助力城兴?精细化城市管理中如何下好“候鸟”这盘棋?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驻,但求长效”的理念,三亚作为“候鸟型城市”有着自身的探索。


“候鸟”人才助力产业兴

  三亚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资源,每年冬季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退休专家学者、企业高管、资深专业人员前来疗养和休假。

  “‘候鸟’型人才群体,层次高、人数多。近年来,三亚扎实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多维激励,力促候鸟型人才为三亚经济社会发展凝智聚力。”三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傅君利表示。

  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三亚积极发挥科研院所、医院、高校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鼓励“候鸟”人才在三亚施展才能、创新创业。

  与千余名南繁“候鸟”一样,每年来到三亚育种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的工作和习惯。“以南繁院作为技术依托单位,三亚投入数千万元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并将育种科研与特色产业相结合,建设水稻国家公园,为南繁人才提供了科研项目的开发平台和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推广的公共开发平台,成为人才新的增长极。”三亚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三亚正在蓬勃发展的医养产业,为许多“候鸟”干事、成事提供沃壤。

  301医院海南分院自2012年在三亚开诊以来,积极与国内医学院校、医疗单位加强合作,迄今已有近百名高级专家到三亚传帮带;三亚市中医院探索将旅游资源与中医国粹相融合,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设立“国内名医三亚工作站”,引导10余名国内名医、中医流派汇聚三亚。

  三亚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候鸟”人才除承担常规医疗任务以外,还积极参加讲坛授课、技能培训等活动,指导三亚乃至全省的医疗人才学习新技术,为提高海南医疗人才队伍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所带来的新业务、新技术填补了多项海南地区空白。

  近年来,三亚将发挥“候鸟”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重点任务来抓,出台的《三亚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实施“休闲度假人才‘候鸟’工程”,通过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其参与全市经济建设。同时,制定《三亚市领导重点联系专家暂行办法》,将在学术领域有较高威望、关心三亚发展的“候鸟”人才作为市领导重点联系专家。


“候鸟”专家助城旺

  除积极服务三亚“一支柱两支撑”的产业格局发展,越来越多的“候鸟”人才也积极融入三亚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为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贡献力量。

  作为“2016年感动海南人物”,“候鸟”专家罗九如长期致力于海南海洋生态保护的故事让很多人感动。她不顾年事已高,80余岁高龄仍参加3个志愿服务社团亲力亲为为“第二故乡”三亚的发展奔走付出。

  这样爱三亚、护三亚的“候鸟”并不鲜见。拥有585人的三亚市老教授协会经常组织“候鸟”专家为市民游客举办科普讲座、文艺晚会等活动,协会中的岳书奎教授关于红树林的调研、王翰教授关于芒果防虫害的课题研究,都有力地推动了三亚生态保护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人们不难看到,校园里那一抹抹亮眼的“白色力量”,这是“候鸟”专家为莘莘学子送知识。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目前与“候鸟”人才实现互动交流、对接合作,迄今已引进朱蓓薇、丁德文、袁隆平、余光中、王蒙、丘成桐等一批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才,并聘任北京大学岳庆平教授等8人为住校教授和客座教授。这些高层次“候鸟”人才将先进的学术、教学理念带到了学校,在组建学术梯队、创新团队等方面带来了宝贵经验,助力象牙塔内的学子不断攀登科研高峰。

  人们不难看到,街头巷尾那一抹抹“蓝色力量”,那是“候鸟”老党员做表率为城市美容、添色。

  三亚天涯区率先成立首个“候鸟人才党支部”、吉阳区建立“候鸟”党员服务站,鼓励“候鸟”党员积极参与三亚“创文巩卫”工作,净化城市环境,引导人们文明出行、文明出游;在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中,这群特殊的老党员不辞辛劳走访三亚乡村,与当地群众话家常、聊发展。

  ……

  “老教授协会、异地养老老年人协会等社团,组织生态保护的志愿者行动、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行动成效明显。‘候鸟’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带动‘候鸟’群体参与三亚城市发展各方面工作,有利于提高‘候鸟’群体对于三亚的城市认同,更能促进‘候鸟’人才与三亚本地群众的深度融合发展。”三亚市有关负责人说。


服务保障“候鸟”人才发挥余热

  城市发展离不来人才支撑,三亚积极以“候鸟”人才工作为抓手,强化服务保障,营造善待、善用人才的良好氛围。

  4月13日,三亚举办高层次的“候鸟型”人才座谈会,主要部门“一把手”与会,践行发挥候鸟型人才作用联席会议制度,邀请“候鸟”人才代表畅谈鹿城发展和“候鸟”服务保障工作,多部门现场联动解决“候鸟”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为给“候鸟”人才提供周到温馨的服务保障,目前,三亚已在老教授协会、南繁院、301医院海南分院等人才工作重点单位设立“人才工作站”,打造人才之家,对“候鸟型”人才工作项目给予资金倾斜;组织开展走访慰问等活动,深入了解“候鸟”人才期盼,积极为国家卫计委“京医老专家百人团”智力帮扶海南项目选派的北京退休名医和老专家提供人才公寓,妥善解决“候鸟”人才在住房、就医等方面的难题。

  “2016年三亚‘候鸟’人才双向调查摸底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在三亚居住且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高层次‘候鸟’人才有84名,全市共有15家企事业单位提出60多个‘候鸟’人才岗位需求。”三亚市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三亚积极探索“互联网+人才”工作新模式,在全省市县率先开设“三亚市候鸟人才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发布政策信息、加强沟通交流、实现精准管理,使有工作意向的“候鸟”人才与用人单位直接实现供需信息的双向对接。

  “结合三亚实际,积极完善‘候鸟型’人才引进、流动、激励等机制和政策,把三亚打造成一座人才的‘海绵城市’。”三亚市相关负责人透露,三亚将围绕当前重点产业引进、聚集一批急需的“候鸟型”人才;进一步做好供需对接工作,完善“候鸟型”人才服务网络和数据库,全面梳理整合各类支持政策,为广大人才提供更有力的保障。